
汨罗融媒体讯(通讯员 巢拓宇 徐浩)“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”。这是《山南水北》中的开篇语。
如今,韩少功先生笔下“山南水北”的原型地——汨罗市三江镇八景村,也开始了新的转变、呈现出新的气象。
红白喜事从简从新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八景村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,充分利用村级合并后的4个闲置村部,所有红白喜事在这里集中办理并接受监督。选派村里威望高的村民、老党员和乡贤共同组成红白理事会,在村支“两委”指导下开展工作,对本村红白喜事进行全程监督。制定村规民约,在本村大力倡导送礼从简,办席从简。
今年,八景村妇女主任童映求的公公不幸逝世,全程只挂一个拱门,没有燃放烟花鞭炮,没有摆放电子花圈,所有仪式一律从简。沉浸在悲伤中的童映求表示:“公公突然去世,我内心很难过,但移风易俗工作一定全力支持,作为村干部更要带好头。”
文化生活更丰富了
近年来,三江镇采取多项措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。
以前,八景村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打麻将,村里随处可见各式麻将桌。现在,三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今年,组织开展了“关爱留守儿童 情暖敬老院”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同时,村里还成立大鼓队、广场舞队,有效解决了村民夜晚生活单调乏味的问题。“文学”和“篮球”更是成了八景群众生活的两个关键词。
八景诗词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到汨罗市各地开展文学采风活动,今年先是赴屈子祠镇等地开展活动,重阳节又到汨罗市智峰山观光,写下了不少好诗篇,并在自创的诗刊《涉江风》上交流展示。
八景村年轻一辈则喜爱上了运动,特别是喜爱运动的年轻人自发组织了3支篮球队,不仅在村里互打比赛,还逐渐打出了名气,多次赴长沙参加寓外乡友篮球友谊赛,到汨罗打联赛,参加了三江镇“乡村振兴杯”第九届村级篮球赛等赛事活动。村民们自发筹资了近十万元,修建了灯光篮球场,每天一到傍晚,这里人声鼎沸、热闹非凡。
这个夏天,篮球成为了八景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。“昨晚那场球赛,兰波伢子手感不好,最后一个球冒投进,输得太可惜了!”八景村一位六十多岁的娭毑感叹道。八景村民团结和奋进的精神就这样在一场场比赛中得到凝聚。
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
八景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,更是汨罗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,这里依山傍水,环境优美,村民们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,因此,无证砍伐、水库捕鱼等行为频发。
如今,在镇村两级的宣传发动下,八景村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打好“文学”和“青山绿水”两张王牌,走出了一条红色休闲旅游+土特产的致富路子。
八景村办起了民宿,打造了集休闲、旅游、写作、养生于一体的“八景洞天”系列民宿。目前,已有枣香别院、濯溪闲居等2座民宿建设完成,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体验,剩余的3座正在紧张建设中。
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
八景村立足自身优势,以八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,带动本村成立多个农业合作社,尤以蜂蜜、油茶两类特色农产品为主打。目前,该村油茶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,年采摘茶果20万斤,可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万元。年产蜂蜜最高可达2万余斤,创造经济价值百万余元。眼下,八景村支两委正在积极谋划扩大农产品销路,努力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想办法。
同时,镇村两级也在积极扩大豆角、辣椒等生态绿色食品及其加工品的推广和销售,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八景本土特色的农特产品产业链。
现在,八景村正全力建设3A级景区,扎实做好“土特产”这篇大文章、用活人文景观优势,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样板。
一审:徐 娟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杨剑波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为历史发声!让常德日军细菌战的真相不再掩埋
新生“军训季”来了!上好“开学必修第一课” 长沙多所学校启动军训
用邵阳各地方言 为“湘超”邵阳队加油 梆硬!恰得苦!搞赢他们
2025年度岳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下载APP
分享到